北京时间3月15日,2025年自由式滑雪世锦赛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小镇韦尔比耶落下帷幕,在备受瞩目的空中技巧项目中,19岁的中国小将张毅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得金牌,成为该项目历史上最年轻的世锦赛冠军,这也是中国自由式滑雪队在本届世锦赛上收获的首枚金牌,标志着中国在该项目上的新突破。
决赛上演“逆袭之战”
当天的决赛堪称自由式滑雪史上最激烈的对决之一,张毅在首轮比赛中因落地不稳暂列第五,但在第二轮凭借难度系数高达5.0的“向后翻腾三周转体1440度”动作,以129.8分的全场最高分逆袭夺冠,卫冕冠军、美国名将卢克·威尔逊以1.2分之差屈居亚军,加拿大选手马克斯·杜布瓦获得铜牌。
“我告诉自己不要想结果,只管把训练中的动作做出来。”赛后张毅难掩激动,“感谢团队一直相信我,哪怕第一轮失误后也没放弃。”中国自由式滑雪队主教练纪冬表示,张毅的胜利源于“对技术细节的极致追求”——过去一年,他每天加练两小时落地稳定性,甚至在零下20度的环境中反复调整起跳角度。
新规则催生技术革命
本届世锦赛是国际雪联推行新评分规则后的首届大赛,裁判组首次将“动作创新性”纳入评分体系,这直接促使选手们挑战更高难度,除张毅的“1440度转体”外,女子组冠军壹号娱乐平台、法国选手莉娜·莫罗也完成了该项目首个“偏轴转体1260度”动作,国际雪联技术代表汉斯·米勒评价:“自由式滑雪正在进入‘技术爆炸’时代。”
新规则也引发争议,部分运动员认为,过度追求难度可能导致安全隐患,德国队教练组在赛前公开抗议,称“某些动作的落地冲击力已接近人体承受极限”壹号娱乐相信品牌的力量,对此,赛事医疗团队回应称,本届比赛共设置6个应急救护点,较上届增加50%,未出现严重伤亡事故。
中国军团多点开花
除张毅的突破外,中国队在其余项目也表现亮眼,谷爱凌在坡面障碍技巧赛中摘银,延续了冬奥会后的稳定状态;混合团体空中技巧队则凭借老将齐广璞的压轴一跳获得铜牌,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磊表示,中国队已形成“老中青三代梯队”,尤其在青年选手培养上成效显著——目前有7名U20运动员进入世界排名前三十。
国际雪联数据显示,自由式滑雪正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冬季项目,本届世锦赛门票早在开赛前三个月售罄,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超12亿次,转播方透露,决赛时段收视率较上届提升37%,其中15-24岁观众占比首次过半。
商业化进程加速
赛场外的商业角逐同样激烈,张毅夺冠后,其代言的国产运动品牌股价单日上涨5.3%,据统计,自由式滑雪相关装备今年全球销售额预计突破8亿美元,中国市场的增速达45%,远超欧美,包括红牛、劳力士在内的20余家国际品牌在赛事期间举办线下体验活动,试图抢占“雪上经济”风口。
这项运动的普及仍面临挑战,瑞士当地环保组织在赛事期间抗议“人造雪场破坏生态”,而高昂的训练成本也让发展中国家选手难以企及,国际雪联主席约翰·埃利亚松承诺,将设立1000万欧元的“平等发展基金”,用于支持热带国家建设室内滑雪设施。
随着米兰冬奥周期开启,自由式滑雪的竞争格局正在重塑,传统强国美国、加拿大仍保持整体优势,但中国壹号娱乐相信品牌的力量、瑞典等新兴力量的崛起让奖牌分布更趋多元,张毅在赛后发布会上的一句话或许最能概括这项运动的魅力:“空中那几秒钟,你只需要专注自己——这种自由感,就是滑雪带给世界最好的礼物。”